close










中秋烤肉食材 湖口



▲印尼女嫌艾莎(Siti Aisyah)。(圖/路透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印尼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官員25日與被捕女嫌艾莎(Siti Aisyah)會面後得知,她誤以為自己是接下星探的節目邀約,一直以為13日要赴的約只是拍攝惡搞短片,從不知道是起殺人行動。從《中國報》取得的慶生影片得知,朋友在殺金前夕(即12日)約她於吉隆坡的知名夜店慶生,也祝賀她成回網路紅人,從她精心打扮的樣子來看,並無緊張舉動。

據馬來西亞《中國報》,艾莎聲稱自己被對方告知,將以400令吉(約新台幣2700元)的酬勞受雇於拍攝「惡搞短片」,由於對方是以「星探」身分接近,且大讚她外貌美麗,所以想資助並捧紅,加上自己懷有明星夢,開心的答應邀約。經調查,艾莎的生日為犯案前兩天(即11日),朋友則在12日約她於夜店慶生,眾人狂歡至深夜,從影片可見她精心打扮,朋友不斷向她開玩笑,並且祝賀她可以成為網路紅人還受邀拍片,被友稱為大明星時,也害羞的掩面大笑。

而另一名越南女嫌段氏香(Doan Thi Huong)也同時在25日與越南大使館的人員會面,確定為越南南定省(Nam Dinh)籍。曾擔任車展模特兒的她聲稱,自己確實是受雇拍攝搞笑短片的演出,不知道自己被利用成殺人工具。馬來西亞當局24日揭露,金正男正是死於VX神經毒劑,且衛生部長蘇巴馬廉(Subramaniam Sathasivam)也表示,VX化學藥劑能造成非常嚴重癱瘓,「極短時間」就能導致死亡。此外,女嫌艾莎傳出身體不適,當局在查是否是受到毒劑影響。

▼越南籍的段氏香(Doan Thi Huong)曾擔任車模。(圖/路透社)







國內多所大學與大陸大學簽署承諾書及聲明文件,確保大陸研修生來台授課,不涉及敏感的政治活動,卻被綠營媒體貼上一中的「紅帽子」,並不斷傳遞台校的學術自由受到限制,全國大專校院五大協進會則聲明,相關文件並不涉及政治;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也未針對兩岸大學簽署合約進行規範,教育部無法再堅持承諾書違法,立場、態度前後不一,似乎「今是而昨非」。如此一來,只會增加民眾對民進黨政府的不信任感。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489561879560-0'); });



原任台北科技大學校長的姚立德6日接任教育部政務次長,甫上任第一天,教育部長潘文忠偕同他與媒體會面。

if (typeof (ONEAD) !== "undefined") { ONEAD.cmd = ONEAD.cmd || []; ONEAD.cmd.push(function () { ONEAD_slot('div-inread-ad', 'inread'); }); }

大園 火鍋推薦

龍潭火鍋吃到飽

兩周後公布後續處理值得注意的是,潘文忠6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針對提供給大陸研修生的承諾書是否違法一事,態度明顯放軟,一改上周四在立法院備詢時的強硬回覆,不再堅持簽署《研修承諾書》是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並強調國內大學自2010年起與陸校簽訂類似文件,考量到內容樣態眾多、歧異性高,將廣泛向各校蒐集後,再與陸委會討論,預計在兩周後公布後續處理方式,並將建立標準作業程序,針對台校與陸校簽署的文件進行規範。雖然教育部針對各校簽訂承諾書「違法」一事,不再明言祭出「懲處」作為後續處理方式,潘文忠仍在受訪時不斷強調,學術自由之於台灣校園的重要性,面對兩岸學術交流時,台校無需自我矮化;台灣大學研究生協會、成大學生會等各校學生組織也發出聯合聲明,直指承諾書的簽訂,已侵害教師講學自由、學生受教權益與自由民主。但其實承諾書的內容僅在於要求台校,不要安排陸生參加敏感的政治活動或課程,並非陸方限制台師教學及台校開課,更不是官方文件,綠營批評的角度根本是搞錯方向。操弄放大為政治議題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加強去中國化的力度,並配合綠媒製造輿情,於台灣社會堆疊起逢中必反的氛圍,並透過操弄意識形態,把承諾書爭議放大為政治議題;一開始甚至直接定調為「違法」,表態將就與陸校締結聯盟或書面約定之前,未先向教育部呈報一事,嚴懲相關各校。仔細探究作為法源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3條,並未針對兩岸大學所簽署的「書面約定」做出明確的說明,包括文件屬性、締結合約的層級,究竟是校際、學院還是系所等面向均未規定;若就此直接認定承諾書的簽署為違法,根本就站不住腳。如今教育部長本身立場似乎有所動搖,前後應對不一,反映出事件過程中,當初蔡政府可能意在先討好若干特定團體或族群,造成之後態度游移不定;但若蔡政府當局試圖以意識形態框住、制約各校,甚至進而壓制學界,兩岸學術交流未來將可能持續走下坡。(旺報) var _c = new Date().getTime(); document.write('');



火鍋吃到飽 高雄



if (typeof (ONEAD) !== "undefined") {

ONEAD.cmd = ONEAD.cmd || [];

ONEAD.cmd.push(function () {

ONEAD_slot('div-mobile-inread', 'mobile-inread');

});

}

火鍋料宅配 推薦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自2011年起,每年有超過1萬名外國學生來臺攻讀學位,他們在臺灣讀書、畢業、成長,有些人畢業後回到自己的母國,有些人則選擇留下來工作。這些學生是在什麼機緣下來到臺灣?留學臺灣的經驗又對他們的人生產生什麼影響?為了找出答案,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訪問四名學生—兩位回到母國工作、另外兩位則留在臺灣繼續努力,他們的經歷不同,卻同樣精采,值得有志留學臺灣的國際學生參考。

沈法柔(Fryda Marcela Sales Bogle)來自薩爾瓦多,自臺灣取得碩士學位後即回國工作,目前任職於當地的非營利組織「SusHijos His Children」。我們透過Facebook的視訊功能訪問沈法柔,雖因訊號問題導致她無法透過看到在臺灣的我們,但在我們的螢幕上,她始終帶著笑容,認真理解每一個問題。她說臺灣的文化風俗與薩爾瓦多相差甚多,一切都是嶄新的經驗,一開始甚至只能用「震驚(overwhelming)」形容!但當她慢慢適應這裡的生活後,「留學臺灣」轉變成一趟非常美好的旅程。

沈法柔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由於是以英語授課,同學國籍多元,能夠與許多不同國家文化同時交流。臺師大對於國際學生的用心也讓她很快適應新的環境,她形容臺灣這個島嶼就像是一本書,讓所有對它感到好奇的人能夠翻閱和探索。

與沈法柔的經驗類似,對臺灣同樣從陌生到喜愛的,還有來自聖露西亞的克莉沙(Cleisha-Bernise Springer),她在美國完成大學學業後,非常渴望能出國學習、體驗不同文化。克莉沙得知在臺灣學習華語的機會,立刻申請來臺。一開始,她對臺灣十分陌生,連地理位置都不甚清楚,「雖不致於把臺灣和泰國搞混,但我一開始的確連臺灣在哪裡都不確定。」她一開始是在輔仁大學學華語,結束課程後,申請就讀政治大學的亞太研究英語碩士學位學程(International Masters in Asia-Pacific Studies),希望透過社會科學更深入地了解臺灣、了解亞洲。

畢業之後,克莉沙選擇留在臺灣,「很多事情我還沒有接觸到、也還不能夠好好理解。在這裡讀了三年書,雖然很不錯,但在課堂之外,還有很多可以學,特別是如何把課堂所學的知識運用在現實生活中,這是更重要的事情。」她接著用中文補充,「如果當初就回去爸媽身邊,對我而言是『失敗』,」懷著這樣的想法,她開始在外語補習班擔任行政人員與英語講師。「一開始真的很辛苦,」克莉沙苦笑著說,這是她的第一份正職工作,因為缺乏教育經驗,在講台上面對活潑好動的小孩,讓克莉莎吃盡了苦頭。但在努力適應一年後,克利莎現在已經能從容面對工作,與我們分享過去一年的菜鳥歲月。

與克莉沙一同接受訪問的,還有華語相當流利的劉恆原(Jovian Gautama)。來自印尼的他,經驗與其他人不盡相同。一開始,劉恆原並非為了學華語而來到臺灣,而是他在印尼當地就讀的天主教職業學校與當時的高雄文藻外語學院(今已改制成為文藻外語大學)合作,提供獎學金讓學生赴臺就讀,他因此來到文藻修習英語。現在,劉恆原的華語已十分流利,不只來自求學時期的累積,更得力於兩年多來紮實的工作訓練。

「那時候(2014年)規定畢業後就必須返國,所以如果要留在臺灣,一定要在畢業前找到工作,」於是,在畢業前的最後一個春天,劉恆原便開始在臺灣知名求職網站上登錄履歷,希望覓得理想工作。「我想說我英文不錯,對國際貿易也蠻有興趣,所以那時希望可以找到國際貿易的業務工作,」碰壁幾次後,終於在高雄的一家從事不鏽鋼進出口的傳統產業,展開了他的職場生涯。因公司從事不鏽鋼貿易,身為業務的劉恆原也必須掌握不鏽鋼的成份等知識,雖然辛苦但也有所收穫,後來在工作所累積的人脈中,認識了「創業公司」(Startup)這個概念,進而加入目前所任職的科技新創公司。

留在臺灣工作,對於克莉沙和劉恆原而言,是挑戰自我的機會,他們也確實把握這個機會,展開人生的嶄新階段。而對離開臺灣、返回母國工作的國際學生,臺灣經驗又具有如何的意義?

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在越南藉的黎英(Lynn Li)身上,找到一部分的答案。黎英一開始在越南就讀於河內經工大學(Hanoi University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因為該校與臺灣的中原大學有合作關係,她因此有來臺學習的機會。「雖然在越南的時候,學校有教我們華語,但只教專有名詞、沒有生活用語,所以剛到臺灣的時候都聽不懂大家在說什麼,」黎英以飛快的語調回憶初到異國的窘境。然而文化環境並未讓黎英受挫太久,她很快的調整自己,開始體驗在臺灣留學的生活。中原大學財金系畢業後,其他一起來臺的同學多半返回越南,但黎英決定報考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流利的華語與學校紮實的訓練,讓她在就業市場上競爭力十足,甚至還未畢業,便有設廠在越南的臺商公司詢問她就職的意願,還願意比照臺灣水準、提供遠高於越南年輕人的薪資,聘雇她回到越南工作。

在訪問的過程中,黎英的反應自然,口音、語速和用語皆與臺灣人十分接近,乍聽之下,與日常生活中活潑開朗的臺灣女孩毫無二致。黎英告訴我們,為了避免自己的華語退步,她回到越南仍勤加練習,甚至半開玩笑的「規定」公司的中國籍同事必須以華語與她交談,因此即使離開臺灣兩年,她的華語仍然流利。

越南與中國、臺灣在經濟上密切合作,街上隨處可見華語補習班,問黎英在臺學習華語與在越南學習有何不同,她說可是有著天壤之別,「在越南學華語,很難跟以華語為母語的人溝通,就像我剛來臺灣的時候,根本聽不懂。」黎英說,目前臺灣仍有許多企業前往越南設廠、投資,對於還在猶豫是否出國進修的越南年輕人,黎英建議,若能了解臺灣文化風俗和語言,對於未來的就業必定有所助益。

而選擇留在臺灣奮鬥的克利莎和劉恆原則不約而同地說:「要積極接觸人群,找工作時不要害怕失敗,」就學期間不能只是專注在學業,反而應該多方面接觸、學習,看見不同的人身上的經驗。已經開始第二份工作的劉恆原更強調,不要害怕一開始求職的碰壁期,但也不必為了留在臺灣而犧牲理想,屈就自己從事興趣之外的工作。「身為一個外國人,再怎麼會說華語,還是會被當成外國人,但也因此會強烈意識到『自己』、了解『自己』,」但身處在異國,因為社交圈交集,更容易接觸其他國家的人、更容易迸發新的想法,「比起留在家鄉,擁有更多機會,」他們以過來人的身分,如此說道。






3ABA8ECA444E97D4
arrow
arrow

    cliftoq3n3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